中国和印度,在亚洲都是具有影响力的大国,并且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。
甚至就连人口基数也都相差不大,可是在粮食进出口的问题上却是千差万别。
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,而印度则长期高居粮食出口大国的榜首位置。
要知道我国和印度在国际上同样都是农业大国,那为什么对于粮食进出口差别却这么大呢?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?
中印的差别在哪
古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,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祖祖辈辈对于粮食都是极其重视的。
那么在种植粮食方面自然是马虎不得的,从春秋时期农家就成为了一门专属的学派,这个学派当中流传下来的一些知识直到现在都还在使用。
按道理讲,我国地大物博,有很多地区非常适合作物的生长,这些粮食完全够老百姓们的生活需要。
可是从一组数据来看,我国进口粮食的数量非常的庞大,去年足足进口的1.58亿吨。
这个数量绝对是非常可观的,但是我国的粮食产量却非常的高。
甚至比印度高出了大约二分之一的产量,从耕地面积和种植历史来说。
中印相差不是很大,印度也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展了种植业。
那么我们先来分析这个问题,为什么中印的粮食出口差别这么大。
首先是两国的需求不同,中国人的观念当中一直有未雨绸缪一说。
也就是说随时做好了准备迎接任何的意外,所以,我们选择了屯粮。
这个屯粮可不仅仅是购买外国的粮食,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新型的屯粮方式。
在国外包地种,如今我们已经和一些国家达成了合作,在这些国家包下一块地种植粮食,包括大豆玉米还有木薯这样的作物。
同时在进口作物方面我们也秉承着多向发展,跟很多农业国家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那么我们屯这些粮食还有什么别的用处吗?那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。
首先是用作饲料,我们知道一些作物可以作为基础家禽的饲料。
而我国老百姓现在日子过的越来越好,对于肉类的需求量自然是越来越大的。
所以这些粮食用于喂家禽家畜非常合适,还能带动养殖业的发展。
而印度方面对于家禽家畜的需求量没有那么高,这也是因为宗教约束。
牛肉和猪肉这样的食物在印度肯定是市场前景不是很好的。
更何况这些在贫民窟当中挣扎的老百姓,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去买肉吃肉。
除了当做饲料之外,这些作物的一部分也可融入到很多领域,比如燃料或者工业领域等。
可见这作物的作用可是非常大呢,并且我国对于这些作物的食用方式也是五花八门。
就说这小小的豆子,我们可以豆浆豆腐豆渣等等数不胜数,所以我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更大。
而印度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?印度上层对于底层人民的根本不重视。
印度的社会环境复杂,很多地区还存在黑帮抢粮食的情况,但是这些事情印度政府却似乎是置若罔闻的状态。
就算老百姓们饿的不行,这些粮食也要接着出口,这也是印度的上层为了加大外汇的储备量。
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,尽管贫民窟的孩子们被饿的哇哇大哭,吃不上饭,但是还是有大量的粮食出口到国外。
产量的差距
可是为什么两国之间的粮食产量差距这么大的,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两国的社会结构。
印度当前的社会结构依然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,这些高等种姓的人牢牢地控制着土地等资源。
种植这些土地的人都是下层的老百姓,生活本来就无法得到保障。
而我国不同,老百姓种植土地,国家政府还给各种各样的补贴,农民们种植的积极性自然很高。
而印度的这些农民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,种植的积极性怎么能高呢?
而且土地私有制度也会引发很多的矛盾问题,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土地收回国家所有。
可是按照印度当前的这个情况,恐怕是难以做到这一点了。
其次就是印度方面主要依靠着人力去收割粮食,这样的进程肯定是非常缓慢的。
而我国收割粮食采用的都是现代化的机械装备,比起印度要快的太多了。
往往这些印度的老百姓们顶着大太阳收割一天,还不如坐着农业收割机干半天的效率更高。
而且农业收割机坐上去也不用晒太阳,很快就能收割完一整片地。
同时我国现在农业领域发展的越来越好,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省时省力,只需要会操作即可。
另外就是我国的科学家对于农业领域的刻苦钻研攻关,比如袁隆平等一带科研人员,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对于农业领域的研究。
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好,可以这么说为什么我们的产量更高。
这是因为我们的政府更加为人民着想,但是印度的社会结构就注定了他们的情况。
所以我们的进口量多,老百姓的幸福感也越多。
环球时报-2023年08月26日-《频频禁止出口,印度搅动全球粮食市场》
大众日报-2023年06月08日-《瞰天下|人口持续增长,印度何以成为重要的粮食出口国?》
中华粮网-2022年09月13日-《我国粮食够吃,为什么还要进口?》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